Richard Clayderman版本的《Clair de Lune》~下載請點擊[em04]
內文轉載自:你好音樂空間
作者:For-you
《貝加摩組曲》是德彪西的早期作品,由《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和《巴斯比舞曲》等四首小曲組成,直到1905年才出版,前後歷時十五年,可見這一組曲的寫作經過了相當長時間的推敲。這一組曲不但旋律優美,而且運用了色彩極其豐富的和聲,顯示出德彪西已逐漸走向他自己所創立的"印象派"。組曲的曲名來源於德彪西留學意大利時,對意大利北部貝加摩地區的深刻印象。
這是德彪西那獨特的個性逐漸進入成熟時期的過渡性作品。
月光是《貝加摩組曲》的第三曲,很有表情的行板,9/8拍子。
這是德彪西的鋼琴作品中最為大眾化的一首,美麗的旋律暗示了對月光的印象,甚弱和弦的反覆更加深了這一印象。接著速度輕快的琶音描寫了月光閃爍的皎潔色彩,彷彿置身於晴朗而幽靜的深夜氛圍之中……
=======================
Debussy, Claude 德彪西
克洛德·阿希爾·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 1862-1918)
法國作曲家、鋼琴家克洛德·阿希爾·德彪西在1862年8月22日生於巴黎近郊的聖日爾曼-昂-萊.七歲開始學鋼琴,但是,他的音樂才能只是在十歲時才為肖邦的一位女學生發現,就此,音樂才成為他的終身事業.1873年,德彪西考入巴黎音樂學院,進行先後十二年的專業學習.他的文化修養和藝術趣味,在這些年間有著決定性的發展,在這期間寫出的一些浪漫曲,如《曼陀林》、《木偶》等,反映出他對獨特的音樂語言的探索,已經頗有一番新意而有別於同時期的後期浪漫主義.與此同時,他那精於感官享樂和講究貴族氣派的性僻,也有十分鮮明的表現.
1884年,德彪西以大合唱《浪子》而獲得盼望已久的羅馬大獎,作為獲獎者的一種物質待遇,他在羅馬美第奇別墅生活了三年.
八十年代末,德彪西從羅馬回國後,便同象徵派詩人和印象派畫家開始密切交往,就此進入他的創作的成熟和繁榮時期.從九十年代開始二十年間,他的創作總結了歐洲音樂前一時代的成果,又為音樂的下一個新的時代開闢了道路,成為架通兩個世紀的重要橋樑之一;由於他的具有開拓意義的創作,法國音樂在二十世紀音樂文化中得以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德彪西也崇尚印象的瞬間交替和變幻,為了追求自由的色調對比,他套用姊妹藝術創造的先例---他運用暗示不下於馬拉美,也學魏倫那樣表達介乎語言與音樂之間的模糊不定的意境.為此,他採用變化多端的表現手法,首先,他把音樂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和聲從邏輯功能聯繫中解放出來,從而獲得了更為大量的和聲色彩,包括他所偏愛的九和弦及其派生和弦,尤其是由全音階中各音組成的全音和弦,還有古老的教會調式等等.
儘管德彪西對當時人們稱他為"印象主義者"一事極為反感,他倒確實是印象主義樂派的創始者.除了貫穿著德彪西一生的歌曲創作之外,他在成熟時期的主要器樂創作以1892年的前奏曲《牧神午後》為起點,隨後還有交響三折畫《夜曲》(1897-1899年) 、三幅交響素描《海》(1905年)和交響三部曲《意象集》(1909年)等.1902年,他唯一的一部歌劇《佩列阿斯與梅麗桑德》(取材於挪威象徵派劇作家梅特林克的劇作)的上演,是法國音樂史上的一件大事,為此法國政府還授予他榮譽十字勳章.德彪西是一位出色的鋼琴家,他創立了新的鋼琴學派,他的一些鋼琴作品如《月光》、《雨中花園》、《快樂島》和《焰火》等,一直是音樂會常演曲目.德彪西從二十世紀初開始,還寫了大量音樂評論文章,他的一本文集《克羅士先生---一個反對"音樂行家"的人》,雖然含有很多主觀因素,但對墨守成規和平庸無能的抨擊卻很直率有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彪西寫了三部反映戰爭的作品---《英雄搖籃曲》和《無家可歸的兒童的聖誕歌》等,表明了他的愛國熱忱;他在這一時期創作的作品,都簽署了"克洛德·德彪西,法國音樂家"的字樣.德彪西的晚年是在病疾中度過的,他感到沉重的壓抑,但依然掙扎著堅持寫作.這時,他重又回到九十年代接觸過 但中斷了二十多年的室內樂創作,可是計劃中的六首奏鳴曲只寫出三首.1918年3月25日,德彪西逝世於巴黎.
在三十餘年的創作生涯裡,他形成了一種被稱為「印象主義」的音樂風格,對歐美各國的音樂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
奇怪的音的世界
德彪西這位現代音樂的創始者,開發了任何音樂家都沒有發現過的、奇怪的音的世界。德彪西在音樂學院期間,成為某位有錢的俄國貴夫人的一個三重奏中的鋼琴家,並且有機會到歐洲各地旅行——佛羅倫薩、維也納、威尼斯,而且最後在那個貴夫人的俄羅斯莊園裡住了一段時間。在那裡,德彪西遇到一些正在努力從民間音樂中為他們的祖國創造一種民族音樂的俄國作曲家。德彪西對這些俄國音樂家所使用的,與別國作曲家們所用的大調、小調音階大相逕庭的奇怪音階非常感興趣,這些音階是建立在狂熱的東方民族的民間音樂基礎之上的。
一年以後,德彪西回到巴黎音樂學院,並像許多別的法國音樂家們一樣,贏得了羅馬獎而完成了他的音樂學院課程。但是他寫的音樂與別的音樂家完全不同,他不常使用那些傳統古典音樂中所用的大調和小調音階。有時,他會回到早期教堂音樂的那些有點古怪的古老調式上去,他還經常使用一種全音音階。我們的大調和小調音階是由七個音組成的,五個全音和兩個半音,而大調與小調音階之間的區別在於那些半音放在哪裡。
在大調音階裡,半音總是處於第三音和第四音,和第七音和第八音(3-4;7-1) 之間。在小調音階裡,其中的一個半音總是在第二音和第三音之間,但是也有幾種不同的小調間音階,在那裡,第二個半音處在不同的地方。德彪西最喜歡的音階有六個全音而完全沒有半音(如C、D、E、升F、升G、升A),所以他的旋律聽起來同任何過去的音樂都不一樣,而他的和弦就更加奇怪。德彪西正是運用了他所偏愛的全音音階,構築起他與眾不同的「夢幻世界」。
用空氣中聽不見振動的音
德彪西對傳統音樂作了許多大膽革新。之所以只有他敢這樣做,也許是因為任何一個音樂家都不曾有過他這樣的一雙敏銳的耳朵:德彪西實際上比一般人聽得見更多的泛音。正像一種顏色往往是由一些別的顏色組成的那樣(紫=藍+紅,橙=紅+黃,等等),一個音往往也是由許多音組合而成的。各種音是由空氣中的各種振動引起,而正如我們從希臘的單絃琴上看到的 那樣,一個音是高還是低,要看振動有多快。但是,一個音除了第一個或主要的振動之外, 還有一些次要的、共鳴式的振動,正像一塊扔到水裡的石頭引起的不是一個波,而是一圈圈不斷擴展開的波紋。
泛音中的第一個和最強的是基音上面的第五個音,這是德彪西不用助聽器也能聽得見的音。 假如我們有一架調音調得很準的鋼琴,不出聲地按下一個琴鍵,然後很響地敲擊它上面或下面的第五個音,我們就往往能聽見它作為另一個音的泛音,發出德彪西曾經用耳朵聽得見的效果。第二個泛音是原來的音(基音)上面的第十個音,第三個泛音還要高,但已十分微弱。 下面的泛音依此類推。造成不同樂器音色差別的主要原因就是泛音的不同,一把像小提琴那樣的樂器,其中的較低的泛音較強,就有一種平滑而圓潤的音質;而一把象小號那樣的樂器,其中較高的泛音較強,就有一種較為洪亮的音質。
德彪西建造他那古怪的、非塵世的音樂,用的就是這些在空氣中聽不見其振動的音。他為了讓所有的人們都聽見,大膽地敲響了那些人們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聽見了的聲音。由於德彪西敏感的耳朵,他還在管絃樂隊裡使用各種樂器的不同組合來發出柔和的、閃爍著的音響效果。起初人們還被他的音樂所困惑,並且不知道怎樣理解它,但是一旦聽慣了,就會非常喜歡它。德彪西所創立的這種音樂,就是被後人稱為「印象主義」的音樂。
德彪西的主要作品有:
(1) 管絃樂曲: 《春》(1886); 《牧神午後前奏曲》(1894); 《夜曲》(1899); 《大海》(1905); 《意象》(1912).
(2) 室內樂: 《絃樂四重奏》(1893); 《大提琴奏鳴曲》(1915); 《長笛、中提琴和豎琴奏鳴曲》(1915); 《小提琴奏曲》(1916-1917).
(3) 鋼琴曲: 《貝加莫組曲》(1905); 《鋼琴曲》(1901); 《版畫》(1903); 《意象》(1905和1907); 《兒童園地》(1908); 《前奏曲》(卷I:1910,卷ii:1913); 《練習曲》(1915); 《白與黑》,供兩架鋼琴演奏(1915).
(4) 合唱作品: 《浪子》(1884); 《中選的小姐》(1888); 《聖塞巴斯蒂安之殉難》(1911).
(5) 歌劇: 《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1902).
(6) 歌曲:五十餘首.
[ 本帖最后由 崖姬 于 2007-2-21 21:5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