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师父说:“今天,这张琴换主人了”,我们都吓了一跳,以为他要把这张琴送给来访的虞山琴社。
, S: q# G) d' E. n3 u& X- T1 n6 w' x& K6 \* g7 ]: S
当然不是,师父把自己藏的这张明琴转赠给了追随他十多年的大师姐,也就是说,这张琴从此换了主人,它属于大师姐了。
& z* g4 o9 p. h, c, o; z. Y& E
; g1 N+ R* P0 l& \1 I0 c 师父还有两张珍藏的名琴,一为“怀古”,是一张明琴,琴首镶着一块古拙的玉,背面有师父的师父的收藏钤印。这张琴就放在琴室,我们每次都能看到,这是一张师父经常弹奏的琴。还有一张宋琴,名为“古调”,琴身修薄,正合“唐圆宋扁”之制,这张琴我只有幸见过一次,音色绝佳,叹为观止,师父亦不轻易示人。 + X8 d& e# I5 N, t" z# p* X2 C
( s* k4 J. _# c7 r 我知道很多名琴都是这样代代相传的,一般都是传给自己的得意门生,这是琴最好的归宿了。 ' V: P" S8 a& K& U4 }8 F3 _ F
) l d0 i& Z- q8 E" G4 d 因为,琴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看的,也不是挂在墙上附庸风雅的,琴是需要知音来弹它,从它身上寻找那久远的失传的古调。
& I7 m$ e* }, g) ~ p7 P& P6 B" O( l. |% r
每次想起这些琴,想到它们经历的几百乃至上千年的岁月,我就激动不已,心里的那种感怀怕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我甚至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小心翼翼的去抚摸它们(如果能够的话)。 - ?( U) K, o1 \3 w
- ]! |/ ~& v" r1 Z1 |
这和看博物馆里馆藏的文物还是不一样的,因为那些都隔着厚厚的障壁,甚至于,它们的生命似乎都已经止息。而这些琴,却在一代又一代琴人手中相传,有多少代人,曾用它来诉说自己的心声,每个人的手指,都从弦下抚过,从徽上吟过,从轸上转过,这一张琴,虽不能言,却已解语,它知道每一代的故事,每一代的心曲,今天的琴人抚着这张琴时,从弦下流出的,不再是他自己的言语了,这其中,重叠着多少故人的身影啊,见琴亦如见人了。这可能就是我们的深厚的传统,它终究不曾湮没,在口传心授中,流转于人间。而这张琴经过了这许多人, 也已经饱谙了世事,遍览了兴衰,它变的通透玲珑,你只要轻轻一弹,它便会和你有深深的共鸣, 你所想要的音色,它都会为你展现,就如一位解人,这时你的心里除了感激,还能说什么呢?
& O7 f9 a9 v* y' V& u
" r- b3 ~ c5 ^. i2 s2 s* ]- K 所有传世的珍宝都是浸透了人的深沉的情感和美感的,而这些是绝对无法复制的,可以说,天地之间,这是绝无仅有,也是不可再得的了。
9 p& S o( P$ ]2 j, p
( A) U6 a1 V% o0 K# D 想起以前纷乱的岁月中被毁的那许多名琴,我心痛不已,我知道那每一张琴的背后,都积淀着无数琴人的感悟,每一张琴,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可是,那样珍贵的东西,就那样轻易的被毁了,当火苗缠绕着灰烬,我们连舍利子也找不到,它们已经失语,也不肯在人世多作停留,我泪眼婆娑目送它们归去,这归去便是永不归来。 / P, i- O% `+ q
5 U+ [+ m/ |. e; d1 e3 M( q# s 我们已经毁掉了那么多,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再毁的? * y# g' I# a! E% M$ O0 }
- {! u. [3 S' Z9 P4 C- ? 珍惜这两个字,难道不应该深深镌刻在心上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