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薇兒 于 2008-5-19 23:25 发表& {7 z* |7 x5 F3 V
我在想啊% }7 M; S4 @: J& d
我如果要發生意外死
2 k8 f1 j4 G$ `2 u. D3 T麻煩讓我死於墜機0 y6 h3 J! I& c7 i2 G
賠償的會比較多 6 K6 d1 ^0 s8 A* k3 D( s
6 B! F! ]$ Z! i! V) y9 S9 W, g1 P6 Z
薇兒的話讓我想起教我的教授告訴我的一個觀點:他說買保險,其實是等於賣出生命給保險公司。我把生命賣了給你,我現在活著,沒辦法馬上把生命給你,所以我供保險金給你,就像是在付按金。將來我自殺了,不要生命了,我把它交給你,你就得把金錢還出來,讓這筆賠償支撐我的家庭日後的生活。9 y5 w! ~' Z) q, G- o# F
, ^, u# X, W! e- y( U
無可否認,這樣的想法很現實,也很可悲。我絕對不是鼓勵人自殺,但問問買保險的人,他們誰不是希望將來自己不論為了什麼不在時,能讓別人活下去?也許,這是愛人的一種表現,也是為了愛人能做的最後一件事。小說《推銷員之死》就是最佳的例子。
, w# \7 {' C. w+ u a2 F& v* N! K, j+ }* X: w% @0 [1 {8 c& M: a
教授說人買保險時不會是為了自殺。投保人在投保後一年內自殺,保險公司多數是不會賠的。在心理學角度上,想自殺的人也不會精心策劃一年才動手。他們大多沒可能捱過一年的痛苦,如果捱得過,就不會想死了。換言之,人如果是為別人而自殺,就得把自己的生命值多少錢計個清楚。" I- A, l |, n- z
5 d- J0 o, D/ f2 u你說,如果生命的價值能用錢去衡量,世上還有什麼不可悲?
4 T9 H! O6 ]6 U4 M: S& y
5 T! H7 a8 }+ h8 \9 w寫到最後發現嚴重的跑題了,只是最近覺得死亡好像離自己前所未有的接近,在祝福地震災民的同時,想起了可憐的自殺者和他們的家人。
* U1 D- E# v( m, D2 U& Z4 w* ]# x X. L9 e
[ 本帖最后由 微風中的楓葉 于 2008-5-20 13:0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