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馨 发表于 2006-5-13 16:07

代代相传

当师父说:“今天,这张琴换主人了”,我们都吓了一跳,以为他要把这张琴送给来访的虞山琴社。

       当然不是,师父把自己藏的这张明琴转赠给了追随他十多年的大师姐,也就是说,这张琴从此换了主人,它属于大师姐了。

       师父还有两张珍藏的名琴,一为“怀古”,是一张明琴,琴首镶着一块古拙的玉,背面有师父的师父的收藏钤印。这张琴就放在琴室,我们每次都能看到,这是一张师父经常弹奏的琴。还有一张宋琴,名为“古调”,琴身修薄,正合“唐圆宋扁”之制,这张琴我只有幸见过一次,音色绝佳,叹为观止,师父亦不轻易示人。

       我知道很多名琴都是这样代代相传的,一般都是传给自己的得意门生,这是琴最好的归宿了。

       因为,琴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看的,也不是挂在墙上附庸风雅的,琴是需要知音来弹它,从它身上寻找那久远的失传的古调。

       每次想起这些琴,想到它们经历的几百乃至上千年的岁月,我就激动不已,心里的那种感怀怕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我甚至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小心翼翼的去抚摸它们(如果能够的话)。

       这和看博物馆里馆藏的文物还是不一样的,因为那些都隔着厚厚的障壁,甚至于,它们的生命似乎都已经止息。而这些琴,却在一代又一代琴人手中相传,有多少代人,曾用它来诉说自己的心声,每个人的手指,都从弦下抚过,从徽上吟过,从轸上转过,这一张琴,虽不能言,却已解语,它知道每一代的故事,每一代的心曲,今天的琴人抚着这张琴时,从弦下流出的,不再是他自己的言语了,这其中,重叠着多少故人的身影啊,见琴亦如见人了。这可能就是我们的深厚的传统,它终究不曾湮没,在口传心授中,流转于人间。而这张琴经过了这许多人, 也已经饱谙了世事,遍览了兴衰,它变的通透玲珑,你只要轻轻一弹,它便会和你有深深的共鸣, 你所想要的音色,它都会为你展现,就如一位解人,这时你的心里除了感激,还能说什么呢?

       所有传世的珍宝都是浸透了人的深沉的情感和美感的,而这些是绝对无法复制的,可以说,天地之间,这是绝无仅有,也是不可再得的了。

       想起以前纷乱的岁月中被毁的那许多名琴,我心痛不已,我知道那每一张琴的背后,都积淀着无数琴人的感悟,每一张琴,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可是,那样珍贵的东西,就那样轻易的被毁了,当火苗缠绕着灰烬,我们连舍利子也找不到,它们已经失语,也不肯在人世多作停留,我泪眼婆娑目送它们归去,这归去便是永不归来。

       我们已经毁掉了那么多,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再毁的?

       珍惜这两个字,难道不应该深深镌刻在心上吗?

紫电青霞 发表于 2006-5-13 23:14

呃?楼主是学琴的?
不知道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但是很同意那句“我们已经毁掉了那么多,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再毁的”
人总是学不会珍惜啊,而且人类是最残忍的刽子手。

紫电青霞 发表于 2006-8-12 16:40

小小提醒一下:
略略规定文章回帖不能灌水,希望无论是会员还是版主都注意一下
正人先正己

以后如果有人把话题扯远了,希望版主能把话题扯回来


扣小朝10分当警戒,做过超级版主的人还带头灌水,打屁股!

宁馨 发表于 2006-8-12 17:39

TO管理员老大:
已清水,以后会注意
…………………………………………………………………………………………

还有,删贴原因,全部跑题僚~~~

[ 本帖最后由 宁馨 于 2006-8-12 18:07 编辑 ]

皇亦凌 发表于 2006-8-25 21:23

……太有文化了……叹为观止阿
我虽不懂琴 却实在喜欢它的味道
以前去过一个琴舍 置身在琴的天地里 仿似回到古时 听到时光的斑驳印记

彩色 发表于 2006-11-10 16:37

小馨馨……你太强悍了,这也懂这么多。
我就小时候弹过电子琴……貌似跑题了。
珍惜这两个字,难道不应该深深镌刻在心上吗?
如果人人懂得珍惜,很多东西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真的很希望人类可以不是吃一堑长一智,而是事前就能做到珍惜自己应该珍惜的东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代代相传